毒蛇咬伤高发季!临沂市民必知的急救与防范指南


新闻提要
近日,三亚一游客因毒蛇咬伤不幸离世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。据三亚市卫健委通报,6月2日凌晨,27岁游客付某在步行回酒店途中被不明生物咬伤,虽经两家医院接力救治,仍因毒素扩散过快抢救无效死亡。
🔔这起悲剧再次敲响警钟🔔
毒蛇咬伤黄金抢救时间极短
掌握科学处置方法至关重要
临沂作为生态环境复杂地区
市民在户外活动时需提高警惕
毒蛇咬伤急救指南
请查收!
一
毒蛇咬伤的黄金处置原则
立即制动,避免剧烈运动

被咬后应保持冷静,原地坐下或躺下,减少活动量。若四肢被咬,需将患肢置于低于心脏的位置,延缓毒素随血液循环扩散。

快速结扎,阻断静脉回流

使用布条、腰带或藤条在伤口近心端10厘米处结扎,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,每隔30分钟放松1-2分钟,防止肢体缺血坏死。

彻底冲洗,减少毒素残留

用矿泉水、生理盐水或1: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,清除表面毒液。避免用酒精消毒,以免刺激血管扩张加速毒素吸收。

去除首饰,预防肿胀坏死

迅速取下戒指、手镯等物品,防止患肢肿胀后引发缺血性坏死。

紧急送医,注射抗蛇毒血清

尽快前往具备蛇伤救治能力的医院,优先选择省级三甲医院或毒蛇咬伤专科门诊。抗蛇毒血清是唯一特效药,需在咬伤后4-6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。

二
临沂地区高发毒蛇种类与识别
蝮蛇:头部呈三角形,体色灰褐,常栖息于山区草丛、石缝中,是临沂最常见的毒蛇之一。
竹叶青:通体翠绿,尾端焦红,多见于树林、溪流旁,夜间活动频繁。
银环蛇:黑白环纹相间,昼伏夜出,毒性极强,但临沂地区分布较少。
识别要点:毒蛇通常头部呈三角形,颈部细小,尾端短钝;无毒蛇头部椭圆,尾端细长。但需注意,部分毒蛇(如银环蛇)头部可能不典型,切勿冒险捕捉辨认。
三
高危场景与预防措施
1
户外活动注意事项

📣穿高帮登山鞋、长裤,扎紧裤脚,避免皮肤裸露。
📣行走时使用登山杖敲击地面,驱赶藏匿的蛇类。
📣避开草丛、乱石堆等蛇类栖息地,夜间携带强光手电。
2
居家环境隐患排查
📣定期清理庭院杂草、堆放物,封堵墙缝、鼠洞。
📣安装纱窗、门帘,防止蛇类进入室内。
📣饲养家禽需远离住宅区,避免吸引蛇类觅食。
3
网购宠物风险警示
📣近年来,因网购毒蛇引发的悲剧频发。临沂市民切勿因猎奇心理购买银环蛇、眼镜蛇等剧毒物种,此类行为不仅违法,且极易导致意外伤害。
四
常见误区与正确做法
01

误区1:用嘴吸吮毒液。
正确做法:可能导致施救者中毒,应立即用负压拔罐器或水杯拔罐吸出毒液。


02

误区2:切开伤口排毒。
正确做法:非专业人员操作易引发感染,应由医生根据毒蛇种类判断是否需要扩创。

03

误区3:依赖民间偏方。
正确做法:部分草药可能延误治疗,需第一时间送医并告知医生毒蛇特征。


五
临沂抗蛇毒血清医疗机构名单
生命无价,防范为先。
临沂市民在享受自然的同时,
务必提高安全意识,
掌握科学急救知识。
若不幸被咬,
请牢记“制动、结扎、冲洗、送医”四步法,
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!
转发提醒身边人
关键时刻能救命!

来源:健康临沂、国家应急科普宣传
编辑:孙晓彤 审核:马宝玉 终审:崔素娟


编辑:孙晓彤 审核:马宝玉 终审:崔素娟


